瑞典硕士两年,而我已经走完了第一年。回想起来时间过的真的好快,一年前多才结束了本科的毕业设计,今年的下半年又要迎来硕士的degree project。欧洲的硕士教育和国内的还不一样,并不是跟着导师做科研,做课题,发文章,而是授课型的硕士。说白了,就是平时去上课,然后完成课堂课下的作业,最多的还是project,不过也确实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觉得吧,其实欧洲两年的硕士并不是来培养做科研的能力,而是培养了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的能力。因为真的是有很多时候下课后还搞不清老师讲了什么,或者这个作业是让自己做什么。问别的外国同学,基本也是一头雾水,得到的答案也是 I have no idea about that...然而在deadline还都能提交上去,也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功夫都是在课下自己下的,也难怪很多老师说,上课你最好来,当然不来也可以。所以课下的功夫很重要。

而为什么这边的博士一般都在4-5年左右,也就说得通了。硕士期间普遍并没有做过科研或者写过文章发表过论文,我所见得本地同学也基本就是该学就学,该玩就玩,并不像从中国去的同学,有时间就自习或者看书什么的,搞得自己很忙很忙(我就是这样。。。)。而博士期间才是一个转向科研,埋头苦干的阶段,时间长就意味着有充足时间让自己沉浸在科研中,想想确实挺合理的吧。

回归正题,眼下要开始做的事情当然就是找毕设题目。这个毕设也和国内不一样。国内是跟着自己的导师做课题,然后老师有什么题目,学生就跟着思路做点横向发展的内容。而这边不一样,课题自己找,去相关企业,或者在网上找到自己想做的,然后和老师商量确定题目,所以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有可能找不到毕设题目最后没东西可做而延长毕业时间,或者找到一个相关的但是做到一半做不下去得换题目,这就比较蛋疼了。昨天我问一个哈工大来这儿的学长,他劝我从现在就要开始找毕设题目了。当然我内心是崩溃和拒绝的。要知道我这个人做事情一般都是,假如从一开始就知道要做什么事情,虽然并不是那么急,但是我就是会从一开始就!紧!张!伴随而来的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心里想着这个事情,即使现在什么也做不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一年的一门课要求最终提交一份报告,而我从第一节课老师刚布置任务就开始紧张开始想怎么办怎么办,几乎所有的spare time都是在思考中度过的,简直要死,而到了最终总归是完成了任务并得了A。类似的事情发生了不止一次,于是我终于体会到了,其实有时候一些事情的完成是自然而然的,当然不能是混沌度日,等事情自己做完,而是自己保持节奏一步步认真做事情。

就像在《人性的弱点》中提到的一个避免焦虑的办法:把每天当做火车的一节车厢,过一天就是一天,过完一天就把中间的门关好,不要让过去发生过的事情或者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扰乱自己今天的思绪,但也并不是完全不去管,而是在有条理有计划的安排下去规避这些烦恼。(当然我说的不是书里的原话,并且我也懒得再去翻书引经据典,而是把当时看的东西切身体会了之后所表达出来的自己的感想,毕竟我记忆力差,怎么可能记得清书里写的原话。。。所以我觉得读书最好还是要去体会而不是死记硬背。所以我古诗词什么的都不记得了。恩。)。所以我觉得“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句话很有智慧。在过程中不必去谨小慎微,也不能混沌度日,只要保持一定的节奏往前走并且一步一个脚印,到时候自然水到渠成,不必在开头过分担心。但是一定有个前提:自己要操着心呐!!!

所以说,毕设之路,按部就班的来吧!

所以说,读博的事,按部就班的来吧!

所以说,这学期开始的一个项目还有其他琐碎的事情,按部就班的来吧!

(天,这么多事,好心累-.-|||。。。)


  • 上一篇:进驻typecho写作,和过去说再见 / 下一篇:瑞典“美食”臭鲱鱼罐头Surström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