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才知柴米贵

其实这个标题这两天就想好了,而且这是这两天的真实体验。在家不买东西不知道这些价格什么的,到这边亲力亲为后才发现穷的吃不起了。。。不过我对数字不敏感,看完价格就忘了,虽然很贵。

刚过来瑞典,什么东西都要买的。不过我住的这个地方的前房东还是不错的,留下了不少好东西。锅碗瓢盆的基本就不用买了,不过趁着大家都买东西的时候还是去这边的宜家商场逛了逛。宜家是瑞典的本土企业,里面真的是超大,居家过日子的东西都有,小到纸巾,大到床铺都有.

在这边买东西基本靠问人。有时候就直接拉住商场的工作人员,然后就开问。有时候也问路人。大部分路人都是很热心的帮助我们这些留学生,会很乐意的告诉你什么东西在哪里,甚至直接领你过去。还有的工作人员看到留学生都会主动say hi。迄今为止只遇到一个大叔没理我,我在他旁边excuse me了半天,然后风中凌乱。。。

昨天上午去学校参加一个union day,以为学校有什么大的活动,结果去了发现人山人海,中国学生根本融入不了他们的圈子,于是我们几个就自己去学校转转了。

转完校园,去同学那里做客,然后被告知可以蹭饭~!!这真的是这几天来最幸福的事情了,因为一直没好好吃顿饭。同学那边是先到瑞典的,所以东西都比较齐全,加上手艺又好,所以这顿饭值了!!

这边还有个大中华超市,一听这名字就觉得亲切,所以那天就特地跑去淘点东西。跟着谷歌地图转了大半天一直找不到,后来一问才知道在地底下,在地铁出口。。。不过最后好在找到了,但是里面东西超贵,就记得一瓶老干妈20+!!!

暂时先写这么多,又是一篇流水账,因为今天转了一天的商场,晚上晚饭都没来及吃就去学校听讲座了,回来已经晚上9点了,饥肠辘辘的我们去别人家蹭了点饭,然后就特别累了。。。真的超级累。。

瑞典生活1

这是来瑞典的第7天了(我去,这么多天了啊!!),感觉这边的生活已然习惯了。反正在瑞典这边英语是可以用的,因为他们在很早时候就普及了英语教育,所以在这边用英语是可以生活的。不过这几天我也遇到了几个不会英语的,一个是老太太,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拉着我们问了半天,我们一句没懂,最后才知道人家说的是瑞典语。

生活方面嘛,主要的就是一日三餐了。在这里你不得不学会怎么做饭,至于做的怎么样,那就只能慢慢来了。放张早餐图,至于荷包蛋为什么碎成这样,请别问我,能吃就好了。。

所以你们一定注意到了出镜两次的那盆草,其实原来是没有的,只不过我为了增加点生活情趣在宜家买的假花草。和同学说要买点生活情趣的东西的时候他们让我种真花真草,但是我哪里有时间!!连写个博客都是挤时间的好伐。。

然后就是昨天去了学校注册,在学校真的是什么人种都见了。我们专业一共就10+个人,有德国的,意大利的,印度的,瑞典本地的。。。都有各自的口音的说,尤其是印度小哥。。

其实校园还没有怎么好好的转过,因为这几天真的就是奔波于各个市场然后采购,信用卡刷刷的。发现外国人都好喜欢说笑话,刚才修热水器的care taker来,然后说“the operation is secret, you can not see it", 作为诚实的孩子我当时就说了句OK然后背过身去,然后才反应过来,他在那里笑。。。不带这样逗我的>.<

顺利抵达瑞典

这篇日志肯定是流水账,因为只能大概写写,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首先想说一句:终于到瑞典了!!

从北京飞瑞典总共9个小时左右,于是就在天上一直飘着,吃了好多飞机餐,喝了好多咖啡,因为瑞典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我到瑞典是当地时间下午5点,北京时间晚上11点了,所以通宵搬行李肯定少不了。

瑞典天气不错,不是很热,比南宁天气好多了!!!一路都非常顺利。过海关没有什么问题,行李托运也没有什么问题。同行的有些同学倒是因为行李超重什么的交了罚款和重新整理的。坐上飞机后想着下了飞机就看不到中文字了也是紧张激动。在芬兰中转时候,边检官和我开玩笑问我会不会瑞典语,我说我不会,然后他很差异的说NO? 我以为说NO就不给去瑞典,立马转口:会一点点,然后他居然让我说几句。。喂喂,不带这么吓人的。。。

到瑞典以后学校有车接到校区,但是不送回宿舍。之前就决定好了回宿舍坐地铁,但是每个人箱子又多,所以绝对是个不小的挑战!路上又经历了电梯坏掉等等各种麻烦,不过我们三个小伙伴还是把12个箱子死拖硬拉回了宿舍。

不过宿舍确实好棒,环境特别好,是单间,自己想干嘛干嘛,东西也好收拾。然后现在就去办事情,去转转,哈哈,好期待~~(持续更新中。。)

公证一事

7月3号从学校回家的时候,看微信群里讨论,由于瑞典学校那边给我们的是条件录取的通知书,所以要带毕业后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以及翻译件到学校正式报道。然后又规定不要学校自己翻译的英文件,要的是official document,而毕业证学位证又没有官方的证书,所以我想的是直接拿着去公证处做公正然后翻译总行了吧。

昨天是学位证书正式生效的时间,所以今天早上就跑去公证处公证。之前在威海的时候为了弄签证我还去把银行流水单公正了一次,花了400大洋,心疼死了。这次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还不能在一个公证文件里放着,还要单独公证,所以又花了总共560多,单单两张证书的翻译就要360元。翻译公司还真是赚钱啊,不说自己翻译的水平和翻译公司的水平相差多少,单是一个需要official的翻译件就能塞的你无话可说。而且南宁这边的公证处的配置我也是醉了。公证处都需要复印,打印等等操作,但是这里偏偏没有,需要什么资料还得绕过一个街区到打印店去弄,然后再屁颠屁颠跑回来,这其中的时间消耗也是够了。更可笑的是公证处的翻译公司还不收现钱,得拿着账号去银行汇款,再拿着回执单来交给他才算结束。

于是早上我们9点去的公证处,流程就是排号,告知要去复印户口本然后打印学历查询单,然后屁颠跑回来排号,说情况,交钱,再屁颠跑去复印学位证毕业证原件,再屁颠跑回来交给他,再屁颠跑去银行交钱,再屁颠跑回来给回执。整个办下来花了1个多小时,而且是在证件准备齐全的情况之下。就这样办事效率能提上去?光做个涉外的公证一个早上从9点开门也只能办理三个案子,后面还排着队呢。光一个案子就需要办事的人里里外外跑三四趟,然后公证人员在里面呆坐着磨磨蹭蹭的,而且缴费复印还那么麻烦。公证结果还需要15个工作日才能出来。。。。。。真的是不想再吐槽什么了。

突然想起去年还是前年,学校一个学长的经验交流会上他扯的话:同学们,想出国很容易,出国并不是有钱才能出,没钱也能出的!只要你想出国,好好学习就能出国!

现在想起这句话,只想说:扯淡!马克思基本原理里面有句话说的特别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出国这方面,光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学校的申请费,各种材料的办理以及公证费,签证,护照等等一切不都需要钱吗?而且就公证这一方面来说各种材料都需要公证都需要翻译,这就是个花费的大头。不说出国选择去哪里,物价贵不贵,就前期的准备阶段都是在烧钱了,出国怎么不需要经济基础?在我看来,那种理想主义、柏拉图式的想法纯属扯淡。

2015,毕业

在这个微博朋友圈火热的年代,早已没有了写一篇长日志的习惯。现在的状态也就跟小品里说的差不多,七天憋出六个字来。不过毕竟毕业了,写点东西还是必要的,一是对过去生活的总结,二是对为未来生活的新期待。

大学四年,时间确实很快。前几天收拾东西的时候,翻出来当年刚入学时候2011级新生的好多资料,通知书,新生指导,学生手册一大堆。回想那时候,入学后每本资料都认真读一遍,生怕漏掉什么重要信息。如今拿起这存放在箱底的翻了黄了纸,作为已经毕业的2011级毕业生,看着新生这几个字,不禁有点怅然若失的感觉。4年时光匆匆过,这其中又包含了多少欢乐,多少辛酸,多少现在都记不起来的事情...

学习

还记得4年前我刚入学时候,因为高考发挥不好分数不够的原因被调剂到数学系学习。这可是当年一大噩梦。高考前我就问同学说大学不用再学数学了吧,因为那时候对数学很没有兴趣,于是大学选的专业也都是像车辆工程,机械等等不和数学沾边的专业,结果最后被调剂到数学专业去学习真的是晴天霹雳...当时的我在还没进大学时候就想一定要转专业,觉得大学开始就要像高中一样拼命了。果然进了大学后数学系给我当头一棒。每天有空就去自习,结果还是学不懂,真的是心中一万只羊驼在奔腾。大一上学期平均分低的让我这个高中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第二的人抬不起头——78.056. 这个分数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因为我拿着这个分数去给老师申请转专业的时候,老师当着好多同学的面说我这个成绩转不了,根本没希望啊,还是好好留在数学系学吧。当时的我都快绝望了。可能是高中时候的顺风顺水让我从来没有受过这种打击。就因为这个事情,我和我当时的辅导员高老师聊了一个下午。高老师是我大学里对我帮助最大的一个老师。那天下午她正忙着,结果我去了后她就放下手头的工作听我唠叨了一个下午,还一直在鼓励我要对数学系有信心。现在想想真的是特别感谢她,对我一个从来没有住过校从来没有离开家上学的人来说,有这样一位老师的帮助简直就像一位亲人在身边,那种感觉,现在都不会忘记。不过后来学校进行了第二批转专业,不限成绩,不限排名,只要报名后进行面试。当时的我肯定要抓住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还好,我转出了当时觉得是噩梦的数学系,进入了船舶与海洋工程这个专业。

进入新的班级后,有些同学是通过第一批转专业进来的,而我是第二批,自然这个心理上还是有落差的。开始学习后,我发现还是工科对我比较适合,起码上课能听懂能跟上节奏啊。于是我争取每次上课都坐前两排,好歹当个伪学霸也能学到点东西,至少在高中那点可怜的优越感我不想在大学就失去掉。大学的奖学金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东西,在数学系,我没有胆量去妄想得到什么奖学金,每次也就找找机会看看能不能得到个单项奖学金来慰劳一下自己。说真的,那时候处在低谷的我能得到100元单项奖已经觉得自己能有点价值了。进入新的专业新的班级后,得奖学金这个想法还一直存在着。不为多少,就为一口气,好歹也是高中时候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啊。就这样,从三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我一步步的努力一学期一学期的超越自己,最后的国家奖学金也真的是没有想到能让自己得到。这个学业成绩的最高奖我从大一近来就没敢想过,但是那时候还是试一试的心理去申请了。后来上课时候导员给我发信息说我得到了国奖,那时候心理的激动心情无以言表。我也终于在大学实现了自身而言最高的价值。现在想想,自己不是很聪明的,因为连出门买个菜都算不清帐,这个也被宿舍的兄弟们当调侃我的话题。但是我经过大学四年一步步挤进年级前列的过程,我知道了自己突出的地方,那就是坚持,不放弃,认真的性格。从大三开始,一到考试周我几乎能在自习室泡一天去学习,而且我能坐得住,这就是我致胜的关键所在。我一直把自己当做笨鸟,所以我永远坚持一个信念——勤能补拙,笨鸟先飞。这是我大学得到的最大的财富,我也相信我在今后出国学习和工作中能继续发扬这点品质。

朋友

长辈都说,在大学交到的朋友真的是一生的朋友。于是我在大学真的是广交朋友,其中不乏一两位知心朋友。在大学交到的朋友都是最纯粹的,没有利益的牵连,也没有勾心斗角的牵绊,真的只是纯纯的友谊纯纯的互相欣赏互相敬仰。在大学最佩服的人不多,东林兄是其中一个。我俩是在英语二学位上认识的。说他是才子不过分。学习好,有上进心,是专业的大神,现在报送到清华读研;英语好,在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是雅思的时候他已经考了6.5分;他是我们那届社团联合会的主席;人缘好;多才多艺,钢琴小提琴不在话下;会做事,在哪里都吃得开,我特别佩服;热情,心肠好,对人都很友善,在我去北京办签证的时候热情的带我去清华校园里逛......他的优点我数不胜数,所以我一直把他当做我大学的榜样。大学的第一个知心朋友是蔚。和他的认识是非常偶然的。那时候我还钟爱着做个人网页,他是一个去那里留言的朋友。当时因为是校友,所以聊的很好,后来约着见个面吃个饭就这么认识了。后来又因为兴趣性格都很相投,于是逐渐成为了无话不说的朋友。蔚也是我最钦佩的一个人,他是学机械的,但他的眼光不限于专业,而是去尝试了IT,销售等等好多领域。记得他在一次经验交流会上说的,他大学感觉最幸运的事情就是在年轻有时间的时候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都做了一遍,最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和适合的道路走了下去。他现在去了TP-link工作,他的简历密密麻麻有好多经历,我都看呆了。虽然他的学习方面没有别人出色,但是他在社会经历这方面绝对让我佩服和羡慕。这也是我大学遗憾的一方面,就是没有尝试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没有参与更多社会实践方面的事情。可天是大学认识的第二个知心朋友。我和他就是那种互相欣赏互相钦佩的关系了。他的学习也是年级前列的水平,而且他在低年级就得过国奖这也是让我由衷佩服他的一点,于是在认识他后就把他当做榜样,他也是我心里优秀的代名词。把他当做知心朋友也是因为性格相投,每次我俩出去吃饭什么的一路上总是一改个人平时的样子,嘻嘻哈哈嬉笑怒骂,活生生俩逗比,路上很开心,也很谈得来。一来二去什么话都愿意和对方倾诉。毕业了,真的觉得大学里认识的同学朋友都是纯粹的,都是能往心里放的人。

对于舍友嘛,我感触也是很深的。大学前三年一心在学习上,缺少了很多和舍友的交流,还因为午休的问题一直不喜欢宿舍的环境。到了大四相对轻松点后,随着和舍友交流的深入和活动的增多,发现舍友其实是和自己最亲的一帮人。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是和舍友分享的,自己最放得开的一面也都是展现给舍友而不用觉得不好意思。纵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是人无完人,正是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才给了每个宿舍不一样的风采。我爱你们我的室友!

送别

每一届的毕业那几天,看到送行的人群哭声一片,我都默默经过,心里想自己到时候应该也不会这样吧。可真的轮到自己的时候,当送走宿舍的第一个同学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泪水在眼里打转。大学四年的最后一阵子,谁知道你见的谁可能就是这辈子最后一面以后再无机会凑在一起谈天说地呢。虽说现在通讯如此发达,但能面对面的感触对方的喜怒哀乐在天南地北后或许也只能是奢望了。走的时候没敢叫太多同学来看最后一眼,只有几个同学来送我。祥雨,洪宇(这次不会写错你名字了),志强,封振,栋哥,阮远,谢谢你们送我。虽然没走的时候我和你们都是笑嘻嘻的,但是我憋了一肚子泪水,车开了后我哭了一路。四年的大学有三年是和你们在一起的,真的舍不得。不过好在咱们大部分同学都是在上海工作了,等明年我回国后就去上海找你们。

未来

今年8月22日我就出国了,去瑞典,还是读船舶专业。现在的我对出国生活很憧憬很向往。大学的历练让我从一个离不开家的人变成了一个独立能力还算挺强的人,所以我在国外申请了单间宿舍,为的就是更加锻炼我独立自主的能力。就像我4年前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对那种相对自由的生活的向往,现在还依稀记得大学之前的憧憬:在宽敞的自习室自习,然后背着包去吃饭,去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4年已过,不知2年后硕士毕业对今天的回忆又是如何。


总结暂且写这么多,有想起来的再继续写。虽然写这种长日志很累,但是现在看四年以前高中毕业写的回忆还是别有一番风味,所以写写记录下也是好的嘛。